潮汕正月初十

知合2024-05-29 14:25210 阅读25 赞

揭阳市的元宵节习俗

1、烧龙 这一习俗已有300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初十,天刚擦黑,揭阳市东山区磐东乔西村的广场就被从四方赶来的村民们围个水泄不通。据一名村干部介绍说:“烧龙在我们这里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逢遇丰收或村中有喜事的年头就举行,都是在正月初十的晚上。这几年日子越过越红火,每年都办。”2。

潮汕正月初十

潮州正月营老爷时间表

正月初十:龙湖阁一、仙美、古美、古板头、涸溪、枫洋、枫三、枫四、岗湖、横溪、兜洲、磷溪塘边、卧石、洋头、洋头廖、桥东、彩塘仙一、浮洋高义、浮洋竹竿厝、浮洋房厝祠、浮洋潘吴(观后吴)、李厝、英塘、古巷横溪;澄海盐鸿鸿沟。正月十一:江东独树、仙田、庵埠薛岭、胡厝、官塘、铁铺巷尾。

潮汕正月初十

年十一的风俗有哪些

1、请子婿: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2、筹划日:正月十一,人们已经开始考虑部署元宵节活动了。大家筹划怎么选购灯笼,如何搭盖灯棚等。3、贺“添丁”:潮汕地区每逢农历正月初十、十一便挨家挨户送“米方糖”,客家地区“升灯办酒席”款待村民。

潮汕正月初十

潮汕春节民俗有哪些?

潮汕地区农村称正月初九为"天公生",源自女娲娘娘开天地,造万物的故事.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农历正月初九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点上灯笼,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在"天。

潮汕三山国王的由来

由来是宋太祖赵匡胤借得三山的神力帮助,后才将刘张之乱平息,遂封三山国王。据台湾乡村礼俗记载,台湾三山国王圣诞定为每年二月廿五。而粤东地区三山国王出游则定在正月,一般是正月初十或十五。三山国王庙的实际历史应该追叙至隋朝,并与流球群岛有渊源。相传唐代文豪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时,当地洪水泛滥。

潮汕元宵传统习俗有哪些

在元宵节,潮汕有的地方有行过桥的习俗,如在揭阳,当天榕城的大小桥梁都用彩灯、彩旗装扮一新,男女老幼争先过桥祈福,打铜街的石猴桥是最热闹的桥梁,人们以摸到桥头的石狮为幸运。在普宁洪阳,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太平桥为“头桥”,桥头有两头石狮,说是小孩“模狮鼻,写雅字”;小伙子“摸狮肚,娶雅妻”;妇女“摸狮。

游神的潮汕地区特色游神文化

“东堂庙屠大猪”就是指每年农历正月初十的莘塍地方庙会民俗活动。莘塍庙会民俗活动是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由1600多人组成的巡游队伍边走边舞,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吸引了众多观众。走在巡游队伍最前方的是30多名莘塍温瑞塘河慈善义工护河队队员,打着“学习先贤为民办实事,全民参与保护母亲河”横幅,他们为。

大年十一的风俗

行彩桥,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行头桥习俗,是潮汕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行头桥时,人们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摘榕叶,日日有钱擅,拿回家里插在门帽上,以祈带来好运。正月十一,老北京这一天有吃烙合子的习俗,。

潮汕有什么习俗?

跟这方式相差不多的要数潮州卧石乡的游“三山国王”了。每年的正月初九,乡民便将庙中的“大王爷”等六尊木雕偶像抬出来,初十全乡家家户户摆牲祭祀,焚香烧元宝。到了十一日,便将神像送回庙中。送回神像时,有的人将神像夹在腋下,有的人将其扛在肩上,还要故意让神像相碰撞。游行结束时,。

潮州各乡镇过元宵节的特色习俗急需!!!

广东阳江的“开灯”日期,更提前到正月初十寻一天的早晨。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就要购备纸灯,悬挂在宗祠或庙堂里,有的人家怕他们出生的婴儿难养大,就得同时把纸灯挂在大树上或路口。家里设宴请客,叫做“请灯酒”,客人应邀入席,要送银制的饰物给新生的孩子,也有送白糖、柿饼道贺的。龙灯和狮灯上面说的是。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