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正月十五的风俗

知合2024-07-01 02:59276 阅读23 赞

湛江的风俗有哪些?

清明节是湛江地区人们追忆先烈的传统节日。清明扫墓“拜山”是民间的传统活动,大多在清明日进行,也有在清明前后几天进行的。民间拜山的主要祭品包括烧猪、肥鹅、饭团、鸭蛋、蟹、饼等。机关、团体、学校也会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前往祭扫烈士墓,向烈士献花圈,缅怀先烈。端午节在湛江地区是“驱邪镇恶”的。

湛江正月十五的风俗

广东湛江的考兵傩舞是如何起源和传承的?

每年正月十五,村民们以敲锣打鼓、舞蹈的方式举行祭祀活动,意在“驱鬼除疫,遣灾纳福”。据《雷州府志》记载,自十二日至十五日夜,彩灯队伍热闹非凡,伴随着锣鼓和烟火,舞蹈和戏剧表演交织,吸引了大量游人,被称作‘遣灾’的傩舞活动。在旧县村的“考兵”祭祀中,活动分为六个阶段:考兵、撒粮、。

湛江正月十五的风俗

广东湛江吴阳霞街游灯闹元宵,历史悠久,热闹非凡

"每年的正月十五的吴川吴阳镇霞街,都会进行本地特色的游灯活动。霞街的灯笼非常的有意思,上面写满功名,官职,册封名,祠堂名,诗塾名等有文化底蕴文字,代表着吴阳旧城附近的四大家族。游灯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都有举行,通宵达旦,醒狮舞龙,敲锣打鼓,热闹非凡,距今已有800年历史。(图片来自东方I。

湛江正月十五的风俗

游神的潮汕地区特色游神文化

在正月十五这天,每条渔船都要出资,疍家人自己买来灯笼纸、竹篾等进行扎灯,鱼型、船型等各式各样的灯笼在灵巧的疍家人手中不断出现。正月十五那天早上,疍家人要从庙里将神像抬出来,然后从三亚南边海路抬着神像一直巡游到三亚水产码头,之后才下船。期间,神像所到之处,要燃放鞭炮,敲锣打鼓,热闹非凡。而附近居住的居。

湛江有什么风俗?

湛江的风俗有很多,有两个是比较特别的:游神。在元宵节这天把平时供在庙里面的“老爷”抬出来,沿着村庄游走一遍,非常的热闹。点灯。点灯是家里生了男孩的,在初八这天到庙里点灯,添丁发财的意思。

湛江的风俗有哪些?

20年代流行于遂溪一带的元宵雷歌“东海嫁”这样说:“游人满坡眼睁睁”,“几百双眼向樟兜”;另一首雷歌有“头上金钗总落了,真是热闹这元宵”之句。可见,元宵活动除了游神外,还有赛会看人、娱乐之举。清代吴川举人吴河光有“元宵风景正清和,游女如云逐队过”之名句。现在湛江各县均有庆元宵。

湛江有什么风俗

湛江做“年例”这样的风俗,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并不多见,听说在清代湛江做“年例”就已流行。“年例”是当地民间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年例”的压轴戏是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表演,以博取和讨得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东岭村的湛江市东岭村“考兵”傩舞闹元宵(2012年)

“嗬嗬

湛江过年习俗

《雷州府志》记载有清嘉庆年雷州守岁的习俗:“元日夙兴,焚香,烧爆竹,设‘清席’,祀香火神及祖先,曰‘供岁饭’。”所谓“夙兴”,就是午夜12时,父母长辈叫醒小孩起床,踏新年地,穿新衣服,给压岁钱。压岁钱,湛江俗称“穿衫带”,多数称“利是”,讨压岁钱称为“逗利是”。由长者给后辈。

湛江春节特色风俗有哪些?

4、吊灯 湛江农村盛行“吊灯”的习俗,凡是去年家里添了男丁,都要在春节期间会到本村的祠堂、庙宇、土地神前搭灯棚,吊挂各种花灯,故称“吊灯。传统上意为向老祖宗禀报,氏族里增了一员,通俗一点就是“报户口”,日后上族谱。“吊灯”一般会选在正月初十至十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吊灯”时,。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