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元宵节风俗

知合2024-06-30 12:16779 阅读60 赞

浙江洞头县贝壳舞的由来、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洞头操闽南语居民的先祖迁自福建,承继并发展了这一习俗。每年的元宵节都举行“迎火鼎”活动。春节至元宵正是歇渔季节,渔业年成稍好时,渔民为庆贺佳节,规模较大的活动除了舞龙,便是“迎火鼎”了。这一活动以火鼎为主,或领头,或殿后,锅内的柴爿烧得“哔啪”作响,火势红旺。长长的队伍中,有依鱼虾蟹贝形状做。

洞头元宵节风俗

放花灯的意义

迎火鼎、迎火兽是洞头元宵节的民俗,火鼎是以大铁锅盛柴片点燃,由两人抬着参加游乐活动。后面跟着两人,携带柴火,不断续上,不使火熄灭。游到各家门口时,人们纷纷向火鼎上添柴,要烧得红火,象征兴旺;火兽主要是火牛、火狮,用篾扎纸糊彩绘而成,四蹄安装轮子,腹中置有焰火。游乐时火兽由人拉着,牵火兽者穿蓑衣。

洞头元宵节风俗

洞头有哪些名俗?

洞头八大巧 洞头八大巧,指的是:“木船用火烤,驾舟靠双脚,纸灯水上飘,动物满船跑”;“生米锅中炒,熟饭用粉包,猫耳朵下水煮,美人儿任你咬”。 前四巧是渔业生产习俗,后四巧是渔乡吃食习俗。 【木船用火烤】 游客们到岙口滩头,常会看到渔民把木船斜倾后,在船的底部燃起熊熊大火。这时你可千万不。

洞头元宵节风俗

温州人过春节的习俗

冬至吃汤圆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麻糍为冬至的点心,俗称“擂麻糍”。捣年糕也叫“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

以前湖南人过春节习俗

常德过年习俗:送灶神、过小年春节俗称过年,为一年内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历时二十三天,活动繁多,热闹非凡。(1)送灶神:腊月二十三,相传为司命菩萨(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善恶之日,各家各户点锅灯,焚香拜,祈求灶神奏善事、驱火灾,同时送平时家中奉祀诸神。送神之后,诸神不在家。

关于象山的春节习俗

象山春节习俗:“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做豆腐,廿六割肉,廿七宰鸡,廿八做团,廿九送年,三十晚上守岁”,若是像今年这样廿九夜为除夕,则变通为“廿七做团,廿八送年,廿九晚上守岁”,其余照常。因山区海岛平原的地域差异,过年的细节也就略有变化。从廿三开始到除夕,忙碌的“年事”方。

浙江各地春节习俗有哪些

绍兴人的岁时习俗,不仅历史久远,且颇有地方特色。虽时移世易,不少习俗已与时俱进,但正宗的绍兴人依然代代相传地保留着这些风俗。腌制腊肉、掸尘、裹粽子、祝福、廿三夜送灶、社戏等一系列年俗,独特而具有魅力……年夜饭在温州人这里有独特的叫法:分岁酒,新年旧岁交替时,岂能少了分岁酒。

广西有哪些节庆活动

广西的传统节日习俗大全都有什么,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1、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介绍: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按壮家独特的习俗,还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

在你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请写一写。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一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

都说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你的家乡有哪些充满春节回忆的地方?

在洞头有拜天公习俗,时间一般在正月初九深夜至凌晨)。平时有对天“许愿”者,也在这日进行“还愿”,俗称“谢愿”。 有天还有地,农历正月初十,民间认为是大地生日。这一天,中国传统民俗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认为否则会伤庄稼。 也有人表示,“六畜日。

热门排行